这些虚拟货币的大幅震荡,更拉响了全球流动性泛滥风险的警报。
虚拟货币大幅震荡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5 月交货的比特币期货价格变动幅度较大。盘中最低到了 30205 美元,与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相比,下跌幅度为 30%。最终收在 39340 美元,下跌了 8.8%。“比特币柜台”网站的数据显示,以太币、瑞波币等在当天价格波动更为厉害,市场呈现出激烈的状态。
此次出现震荡并非偶然。虚拟货币多次出现暴涨和暴跌的现象,它的走势如同坐过山车一般,这使得投资者的心跳不断地起伏。这些现象体现出虚拟货币市场存在着尚未成熟、容易受到消息影响以及波动性高的特点。
虚拟货币非真正货币
虚拟货币以“货币”的名义存在于世。它不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也不具备法偿性和强制性。实际上,它仅仅是特定的虚拟商品,其价格的涨跌如同其他商品那般普通。例如,小麦的价格会随着市场的变动而发生改变,石油的价格也是这样,虚拟货币同样如此。
比特币出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实施了货币宽松政策,于是就有了比特币。全球资本在寻求保值避险的时候,形成了比特币这一结果。从表面情况来看,比特币显得较为新颖。实际上,它已经与传统货币的运行轨道脱离了。
反映市场不成熟本质
虚拟货币市场容易受到消息的影响。政策声明或者新闻报道,都有引发价格剧烈波动的可能。例如某国宣布了监管措施,其价格就可能在瞬间暴跌,从而让投资者遭受惨重的损失。
它的波动性较大。很多人在进行投机操作时因此遭受了损失。有许多投资者怀着一夜暴富的想法进入市场,然而,由于价格剧烈波动,他们把全部本钱都赔了进去。这充分显示出虚拟货币市场根本不是健康且成熟的。
全球流动性泛滥背景
疫情发生之后,欧美实施了大规模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从而使得全球流动性出现了泛滥的情况。美国累计推出了超过 5 万亿美元的刺激措施,并且还在持续进行放水印钞的操作,这使得全球的货币环境变得越来越宽松。
大量资金流入市场,这促使资产价格上涨,同时也让全球通胀预期变得更加严重。各类资产所面临的风险有了大幅的提升,经济的稳定性正在接受考验。
全球流动性泛滥风险一:高债务
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的时候,全球债务规模达到了全球经济规模的 360%,这个数值比去年年底的数值要高。很多国家都依靠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无奈地进入了高债务的困境之中。
未来全球债务很可能处于高位且持续运行。高额债务犹如悬挂在各国经济上方的一把利刃,随时可能引发经济危机,这会使偿债能力较弱的国家难以承担沉重的负担。
美国实施了巨额刺激政策,从而导致美元大量涌现。美元大量涌现这一情况推动了大宗商品价格急剧上升。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过程中,玉米、大豆这类食品期货的价格大幅上涨,并且钢铁、铜等工业金属的价格也都呈现出上扬的态势。
流动性发挥作用,投机资金也发挥作用,二者共同促使物价上涨速度加快。这使得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提升了,低收入群体所承受的压力变大了,并且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
全球流动性泛滥风险三:政策不确定
美联储会议纪要表明,有部分官员觉得,要是经济呈现出强劲的态势,那就需要对收紧政策的事宜进行讨论。与此同时,美国的通胀一直在持续上升,这使得市场对于政策转向的担忧程度变得更加严重了。
如果美联储的政策发生转变,世界经济就会面临重大冲击。那些处于脆弱复苏阶段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出现资本外流以及货币价值下降等状况。各个国家都需提前做好准备,防止不良情况的发生。
面对这些复杂的状况,大家是否思考过各国将会推出何种政策以进行应对?倘若你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欢迎给予点赞并且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