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企业数字化数据已经公布,其中却揭示了众多行业的温度变化和发展的关键信息,这实在是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转型阶段总体情况
经过点亮智库与中信联对超过13万家企业进行跟踪调查,到2023年为止,我国仅有10.15%的企业真正踏入了转型实质阶段。这表明,大约九成的企业目前仍将数字化转型的重点放在运用信息技术来规范业务流程,增强管理可控性。这一比例揭示了众多企业目前仍处于转型初期的摸索阶段。
转型步伐在企业间存在显著差异,多数企业正致力于规范运作的积累,而少数企业已在关键阶段实现突破。这种现象既反映出转型的艰难,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转型成熟度档次
观察企业成熟度等级,我国有10.15%的企业达到了场景五级或更高水平,实现了真正的转型。这些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上已取得显著成效,并能运用成熟的场景化模式促进业务增长。
这类企业拥有更优的数字化管理水平、更突出的市场竞争实力。然而,大多数企业若想达到这一级别,必须在组织结构、技术运用、数据处理等多个领域不断加大投入、进行优化,逐步提高其转型升级的成熟度。
行业差异状况
各行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进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受到各自的发展基础和企业结构的制约。比如,互联网行业在转型方面起步较早,进展迅速,而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则相对滞后。
金融领域凭借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在数字化进程上处于领先地位;而部分农林牧渔企业尚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道路。各个行业都应依据自身特点来规划转型方案,切勿盲目模仿他人。
企业规模与转型
企业规模与数字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大型企业具有显著优势。据2023年数据显示,大、中、小型企业的成熟度指数分别是33.20、29.00和23.28。在技术应用、资源投入和人才储备方面,大型企业均超越了中小企业。
大型企业中实施转型项目的比例,分别是中等企业的两倍,小型企业的四倍。然而,小型企业转型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只要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它们同样可以实现快速的增长。
数字业务场景
数字业务场景的策划与构建正迅速推进,超过两成的企业在其战略布局中实施了板块级或更高层次的数字场景建设。这些数字场景构成了企业数字化业务模型化运作的各个要素组合,根据覆盖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
高层级的数字环境对企业的数字化整合与协作能力有更高要求。企业若能搭建数字场景,便能提高运营效能,更准确地满足客户需求,从而增强在市场的竞争力。
数字能力建设
企业数字能力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超过三成的企业正在采用模型驱动方式灵活应对业务变化,而接近五成的企业已能根据需求实施知识驱动的个性化业务运作。这种数字能力对企业应对未知挑战和进行创新至关重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企业正运用数字手段增强自身竞争力。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在构建数字能力时,目标和关注点各有差异,但总体趋势是向更加智能化和灵活的方向演变。
你对企业未来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有何看法?期待你的评论交流。同时,也请你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