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冻结情况严重
第一财经报道,义乌的商家们遭遇银行卡被冻结的问题相当严重。吴亚这样的商户就遇到了不少类似情况,他虽然几次冻结后都幸运地解冻,但起初是有嫌疑的,后来证实并无问题。货代公司李林也表示,他的许多客户账户都被冻结,以至于连支付宝、微信和亲友的银行卡都无法使用。从去年下半年起,全国众多小微外贸企业都面临账户被冻结的威胁,大约每十个账户中就有两个存在这样的风险。
人民币结算利弊
在义乌的外贸领域,出口贸易的款项结算普遍使用人民币。吴亚对此并无忌讳。李林觉得,对于商家而言,人民币结算有诸多优势,比如无需承担汇兑费用,资金到账迅速。国内用人民币转账,次日即可采购商品。然而,若通过正规途径将美元汇入国内账户并完成兑换,不仅耗时,还会减少资金流动性,同时增加汇兑成本。因此,许多商家更偏爱使用人民币结算。
地下钱庄问题凸显
企业收款时风控审查很严,操作体验不够顺畅,所以有些企业转而使用地下钱庄。这样的做法常常导致资金被冻结。邓国标专家提到,在B2B电商交易中,小微企业出口企业通常依赖传统金融机构来周转资金。但是,这些金融机构在执行反洗钱任务时,由于缺乏交易系统,难以高效且低成本地收集足够的数据来控制风险。这种矛盾使得地下钱庄的问题难以根除。
商户被动卷入风险
那些勤恳经营的商家,因为缺乏风险控制意识,被利益所吸引,代为接收来历不明的资金,很容易被牵扯进跨境洗钱事件。这亦是账户被暂停使用的一个因素。对这些商家而言,他们原本的生意因为错误的做法而面临极大风险,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商户临时应对措施
吴亚面对支付被冻结的状况,暂时决定只向客户开放余额不多且不常用的账户,或者与客户商议,仅接受美元汇款。一些商家冒着风险继续接收人民币,他们会与客户约定汇款时间,一旦到账便立刻取款,与冻结状态展开竞赛。然而,这些做法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
数字化解决风控痛点
邓国标专家长期研究中小微外贸企业的支付难题。他提出,要解决外贸支付风险的关键,在于实现数字化和电子化。过去,大客户的外贸资金、信息和物流单据齐全,内部管理良好,业务稳定,金融机构的服务成本较低。若金融机构能获得详尽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完善的电子化系统,不仅能有效应对反洗钱风险,还能降低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
你真的认为数字化手段能彻底解决外贸支付中的风险难题吗?若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妨点个赞,也欢迎转发分享。